坐骨神經痛成因:
坐骨神經 (Sciatica) 是身體最大的(和最長的)神經,直徑約有拇指大小,並在每條腿背伸延。當這些神經受刺激或因附近的軟組織發炎,是造成坐骨神經痛成因之一。其中最常見的坐骨神經痛是由脊椎錯位引起。它會伴隨著出現脊椎盤隆起或突出等症狀。這令坐骨神經根離開脊柱時受刺激或受壓。
另外一個引致坐骨神經痛成因是脊椎不穩定和腰椎退化。隨年紀漸大,脊椎退化而出現骨質增生形成或多或少的骨刺,當這些骨刺觸碰到坐骨神經時,便有可能引致不同程度的痛症。
梨狀肌綜合症是另一種可能性。梨狀肌是一組臀部的深層肌肉,它由薦骨連到大腿的股骨大轉子。主要作用是聯同其他肌肉完成大腿向外轉動的動作,例如做八字腳的動作。而坐骨神經的覆蓋範圍剛好經過梨狀肌下方,因此若果梨狀肌呈現繃緊、拉傷、發炎等不良症狀,便有機會磨擦或拉扯到坐骨神經,神經線受剌激後便會引發坐骨神經痛的症狀。
坐骨神經痛症狀:
- 先感到腰痛,然後擴展至臀部、腿,甚至腳趾。
- 單腿或雙腿產生劇烈的疼痛或麻痺。
- 各個病人的疼痛感覺不盡相同,有些會感到觸電、火燒、針刺、麻痺等。
- 由於坐骨神經線覆蓋範圍很廣,任何一個涉及的部位出現問題而壓迫坐骨神經線都有機會引起坐骨神經痛,難以一概而論。
- 腰部的常見成因有椎間盤突出,脊椎移位及退化等。
如閣下有以上症狀,應立即求醫並作合適治療。
坐骨神經痛檢查:
由於坐骨神經的覆蓋範圍剛好經過梨狀肌下方,因此若果梨狀肌呈現繃緊、拉傷、發炎等不良症狀,便有機會磨擦或拉扯到坐骨神經,神經線受剌激後便會引發坐骨神經痛的症狀。一般腰椎 X 光片和磁力共振都不會出現明顯異常,容易漏診。其實一些簡單的測試已可有助診斷梨狀肌綜合症。例如把髖關節向前屈曲和內旋時,痛症會相對較明顯和嚴重。如果向臀部梨狀肌位置按壓,可能引起痛楚或感到有硬塊(肌肉繃緊)。
坐骨神經痛治療方法:
- 對於由脊椎盤骨引起的坐骨神經痛,脊醫會調整移位的盤骨和腰椎從而減輕症狀。一般的治療方法包括手法治療,腰椎牽引和運動治療等。
- 對於由狀肌綜合症引起的坐骨神經痛,治療主要為消炎。衝擊波治療和電療等是非藥物和入侵性治療有效療法。同時脊醫也會以手法矯正錯位的盤骨。
坐骨神經痛運動:
運動方面,建議做一些伸展運動。伸展運動可以增加活動幅度和肌肉彈性。當我們年紀漸長或長時間停留在同一位置,我們的肌肉便會越來越短、關節活動幅度減少。以上問題會令我們身體活動減慢、平衡變弱、活動不協調、動作不暢順甚至令肌肉受傷機會增加。很多人更因此而令生活受影響。
伸展運動可以把緊張的肌肉放鬆從而令姿勢得到改善,亦減輕因姿勢不當引起痛症的機會。多做伸展運動除了可以增加肌肉的彈性之外,也可增加血液循環。血液循環好可以有效將營養供給肌肉,令肌肉的酸痛減輕和加快肌肉和關節受傷後的復原速度。
做伸展運動時有幾點要注意。首先伸展時不是拉得越緊效果越好,只要感覺到有拉扯的感覺便可。曾經有患者試過因伸展時太大力而拉傷肌肉。伸展時應放鬆呼吸和要兩邊平均去做。每個伸展動作每次最少可做1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