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羽毛球常見受傷,注意常犯的錯誤

暑假很快來臨,很多家長都忙於為子女安排課外活動,其中一種熱門活動是羽毛球。但要留意,羽毛球不但節奏快,更要求技術走位,若缺乏循序漸進的練習,太急於贏球可能會引致痛症或受傷。最常見的受傷位置包括手腕、肩膀、頸和膝關節等。 打羽毛球常犯的錯誤 以下是一些常犯的錯誤: 無法預訂室內場地,便以室外硬地代替羽毛球場。室內羽毛球場多使用空心木地板,比一般硬地卸力;相反,室外場地的避震效果一般比較遜色,容易震傷
脊醫治療及痛症資訊分享
暑假很快來臨,很多家長都忙於為子女安排課外活動,其中一種熱門活動是羽毛球。但要留意,羽毛球不但節奏快,更要求技術走位,若缺乏循序漸進的練習,太急於贏球可能會引致痛症或受傷。最常見的受傷位置包括手腕、肩膀、頸和膝關節等。 打羽毛球常犯的錯誤 以下是一些常犯的錯誤: 無法預訂室內場地,便以室外硬地代替羽毛球場。室內羽毛球場多使用空心木地板,比一般硬地卸力;相反,室外場地的避震效果一般比較遜色,容易震傷
三日長假個泳池多人到爆!游水又消暑又有益身心,不過成年冇游,加上熱身唔夠,好易拉傷整傷。游完水,攰係正常;但係痛就多數係出事,如果痛得1-2星期唔好,就要盡快睇醫生。 以下是臨床所見的游泳創傷,趁暑假提提大家,小心唔好整親! 頸部受傷:常見於蛙式或自由式。蛙式的成因是長時間抬頭。而自由式就是因經常只轉向一邊換氣引致的。 背部受傷 : 常見於蛙式或蝶式,因為抬頭換氣時頭抬得過高,使背部過度後仰,有機
現在相當流行當運動,很多人堅信「每日一萬步」有利無害。台灣就有中老年女士為了在群組裡跟朋友比拚,走超過1萬步仍勉強自己繼續走,幾個月後膝蓋就出問題,患上「膝關節滑膜炎」。 每日一萬步雖然可以保證有一定的運動量,但係都要睇返個人身體狀況先有效,否則反而傷身傷膝! 四種人不適合走路健身 「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骨質疏鬆和功能性踝關節不穩定的人勉強自己日行一萬步,有機會反而令關節問題惡化而出現痛症!」
「冇錯,受傷後腰係有啲痛,但係休息咗幾日又好似冇事啦。誰知一年後仍然不時復發,點解會咁?」不知大家是否有類似經驗,意外受傷或出現痛症之後,久久不能「斷尾」 形成舊患。曾接觸過不少嚴重的個案,受傷發生於20多年之前,直到現時仍然受痛症煎熬,經常風濕骨痛,非常影響生活。綜合個人臨牀經驗,以下是幾個最常見新傷變成舊患的原因。 新傷變舊患原因 第一個「新傷變舊患」原因是沒有即時求醫。 很多人以為,受傷後只
足踝關節扭傷(拗柴)是最常見的運動傷害,也是很常見的腳患。不少患者都有「拗過一次柴,以後很容易再拗柴」的經驗,明明拗柴已經無痛,為何會容易再受傷呢?其實足踝關節受傷往往被低估,其實拗柴時會令保護關節的韌帶受傷變弱,若沒有專業的治療和診斷,「首尾」是可以很長的。 「拗柴」是指足踝關節周圍的韌帶發生損傷。韌帶的作用是維持關節活動時的穩定性,防止關節活動幅度過大。足踝關節內側韌帶較強壯,反之外側的韌帶相
夏日炎炎,很多人都會選擇游泳來消暑,而且認為水有浮力,所以對於筋骨的損害較小。因為游水受傷的人亦不少,尤其是不少人泳姿不標準,加上本身肌肉較緊繃,貿然運動便會受傷。 游泳不僅可消耗大量卡路里,強化心肺功能,更因為在水中運動,藉着水阻加強肌肉力量,既可消暑又可以做運動,非常有益身心。自從夏天來臨,多了不少患者因游泳求醫。 其實大部分的個案都是因為熱身運動不夠、姿勢不正或練習過量引致的。很多病人只在冬
NBA球季進入尾聲,季後賽正進行得如火如荼,很多喜歡籃球的朋友睇完波都會有衝動落場一試身手。最近個人所見,亦多了不少因為打籃球而受傷的個案。 籃球本身是碰撞比較多而且節奏急促的運動,所以比較容易受傷。以下是個人所見,比較常見籃球運動受傷的問題: 拗柴是打籃球運動受傷最常見的意外 首先是拗柴,其實是打籃球最常見的意外。多數出現的情況是球員跳高後落地時扭傷。通常處理的方法是冰敷、抬高腳、穩定受傷關節和
最近天氣比較涼爽,所以近來常被問到行山時如何避免膝蓋痛。有研究指出,行平路時,膝蓋承受的重量約是體重的3倍, 如果行山時地面不平,或上落斜路、梯級,膝蓋的負荷就更大了。相信有行山經驗的朋友都會知道,下山比上山更累和更易引起膝蓋痛。到底為甚麼呢? 其實是因為當我們下山時,地心吸力會把身體向下拉,從而令膝蓋負荷增加。如果膝蓋本身已有舊患便更易受傷了。 做好膝蓋護理,減少膝蓋受傷的風險 有朋友會問,是否